噹噹噹~~~
這幾天都在跟動見体符老師玩球,每次玩完球他就要趕回台大排《全景賦格》(為什麼玩球之後再說。)
說真的,2010年就好像是昨天一樣,2010的這一天,我大三,整天都在如火如荼的排練《關鍵時光》。
我還記得大三上學期,為了甄選在下學期演出的學製演員,我去文具店買了白色面具(這麼說起來這算是我第一次使用面具表演),選了當時很紅的OneRepublic 的Apologize,編了大概三十秒的舞蹈動作,然後在男八宿舍的樓梯間練習,即使如此,走進106排練教室的那一天,面對符老師,我依舊眼猛眨腿直抖汗狂噴,靠著腎上腺素完成甄選。
接著就是夢幻般的一段日子,每天大家都有功課,想著隔天要呈現什麼,每天都在丟雞蛋,然後雖然是寒假,大家的汗狂噴,排練教室裡的玻璃鏡子都起霧,我第一次有「悟道」的感覺就是在這時候發生的,那種身體不是自己的,經歷了興奮、高張力、極度疲倦、憤怒、不服輸、渙散、挫敗之後得到的一種「感覺」。那時大家還沒發展文本,每天都在拿自己的生命經驗排練訓練。
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做了一個呈現,符導看完跟我說他覺得很有意思,問我呈現理念是什麼,結果我說完之後,他沈默良久,說:「經過你解說之後,就沒那麼有意思了。」然後他露出他頑童般的招牌笑容,一副I got you的表情。我想他不知道他帶給我什麼,但我得到很多。
再後來,舞台完成,鐵板、電子琴、大水桶陸續出現,《關鍵時光》在鹿鳴堂上演,時間就跟這次的《全景賦格》一樣,只是這次在客家文化園區。我完全記得大三的我在想什麼,不知道大三的他們呢?是不是差不多,會不會遇到一樣的表演問題?當年的關鍵時光成為了全景賦格中的舊相片,對當時的我們來說,完美的演出一直都不存在,也不會是學習的目的,劇場作為戲劇實驗的烏托邦,觀眾和演員是平等的,那樣的感覺令人念念不忘,也時時提醒我,為何是劇場。
不過符老師跟我說這次的他們(我們是上次了,哼。)很不錯,雖然我很吃味,但是還是要進劇場去看看他們,看看那張,2010年的舊相片。
5/19-21,客家文化園區的音樂戲劇中心劇場(好長)。
順便呼喚當時的大家,
去看看那時的我們有多___。
#動見体
#全景賦格
#臺大戲劇系
#肢體意象